5.24.2011

CULTURE: 香港舞蹈團 大型舞蹈詩『清明上河圖』

- 忙, 之前聽的中樂團音樂會也沒寫, 這篇在候車和午飯時用iPhone 寫, 故上文下理沒有連結, 很碎很散. 也沒什麼文化素養, 吐不出什麼很獨到的後感

- 小時候常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學舞的, 誰知道我根本是個"身痴" (四肢不協調), 也看不懂舞蹈, 所以大部份文化活動都集中在話劇, 音樂演奏會等. 直至後來在巴黎偶然看過一次芭蕾舞彩排, 當時我完全不知道劇目與大綱, 法文也全然不懂, 也能理解90%以上劇情, 才發現舞蹈的表現力是那麼大, 那麼深, 利用肢體說故事的能力不下於語言, 甚至遠超於語言.

- 『清明上河圖』就是根據北宋畫卷"清明上河圖"而創作的舞蹈詩, 已經是第四度在港公演.

- 第一次看"舞蹈詩". 其實舞蹈詩不像舞劇, 相對沒有明顯的故事架構. 唯一算是串連起始終結的, 是初幕汴河之女幻身成漁家女, 畫家眾裡尋她, 兩人並舞過後, 最終汴河之女飄然遠去. 主要是表現汴河兩岸京城生活風俗風貌,  內容豐富多樣, 意象意景與實貌相交融. 例如驢商隊, 羅傘車隊, 雜耍賣藝, 變臉媒婆, 參天祈褔等等, 十八個篇章具不同特色.
- 個人最喜歡的是"逆水縴夫". 這好像算是比較少人提到的, 新聞稿也不以這幕為焦點. 但我就是喜歡. 絕不是因為男舞蹈員們都很裸(我坐太遠根本看不清好不好! :P), 而是整體編排, 舞者個人肢體, 與舞群的動態和結構, 即使沒有太多道具協助, 單靠氣勢和力氣的表現, 已經很悅目. 
- 女生柔美的靈動也是迷人的, 例如是腳踩無跟兼加高"寸子鞋"的女舞蹈員, 表現柳絮迎風飄搖. 我與舞台相距二十行也看到那可怕的"寸子鞋"(但我真的看不清很裸的男舞蹈員), 假如要我穿上它, 不是身姿婀娜, 而是四腳朝天, 哈哈.
- 唯一可惜的是座位太靠後 (便宜票嘛), 加上那個音響太大聲, 美妙樂章變得略為吵耳, 沒法專心觀看 :(
- 周末有下午跟晚間場, 辛苦舞蹈員了


- 題外話: 老實說我不大懂電子動態版"清明上河圖", 畫在於靜中能表現動, 畫中人與物仿佛躍然紙上, 當中蘊含畫家所欲傳達的情緒, 訊息皆能穿透橫向地理, 縱向時空. 這是畫之美, 畫之深, 畫之妙.
現代人幹嘛弄個電子動態版? 變成真的會動的畫. 雖說有助推動國畫普及化, 為畫作添上趣味, 增加吸引力, 但... 還是畫作本身好. 不然就像這舞蹈詩, 以畫為基礎引伸創作.

沒有留言: